【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郝光益)农历大年初一下午,在地处海拔850多米的秭归县水田坝乡永吉村王家山村落院子里高朋满座,喜气盈庭。“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回老家给老乡们拜年来啦!同时,还请大伙儿过来一起商议一个解决用水问题的办法……”
王家山村落共有52户、132口人,过去是一个自然村。长期以来,彻底解决“靠天吃水”的问题是当地老乡们的共同期盼。
早年从这里走出大山的现为宜昌市人大代表、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秭归县在宜农民工人大代表联络站主任王华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9月,在王华君的多次奔走呼吁下,争取上级支持补助材料费用并亲自协调施工劳务队伍为其建设蓄水池3口,整修堰塘1口,自来水终于通往家家户户。
然而,又一个现实问题出现了。就是水池每天需要用小型抽水机抽水以保证水源,电费从何而来?有个别老乡只用水不愿付钱,时间一长,新修的水池设施就难以为继,老乡们吃水问题将再次面临新的困境。
过年前,老家就有几个年龄稍大的叔子伯伯给王华君打电话诉说老家吃水面临的新矛盾。“没事的,您们先别急,我过年时回老家再帮解决”。尽管如此,王华君暗暗想道,我既然牵头帮老乡们建水池铺水管了,也可以“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忙帮到底啊,今年过年外出打工返乡的人员比较多,何不发动他们帮老家出点力呢?
大年初一一大早,当家家户户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时,王华君便从宜昌城区开车回到秭归老家。在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王华君决定邀约大伙儿集中开一个“诸葛亮会”,研究管水和用水的长效机制问题,在自己带头捐款后立马动员返乡游子也伸出援助之手。有老乡将此项活动通过抖音分享,霎时抖音点击量达26万之多。外出打工仔王进、尹东东、王笋、王猛、尹品德等通过微信先后献出爱心。
通过近3个多小时的磋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气氛十分活跃,不仅确定了今后管水用水的责任人和相关制度,而且,帮助募集3700元资金用作水池的日常维护费用,连先前不愿意缴纳水费的老乡也向管水员主动结账。
71岁的老党员王大明会后激动地握住王华君的手说:“真心感谢你呀,走出去这么多年还不忘家乡父老乡亲,今天大过年的还专门回来帮老乡办实事,难能可贵呀”。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